專案工作說明
網路技術日益發展,人際之交流互動日漸頻繁,資訊科技應用於學生的學習或交流已不可免。有鑑於國際交流之重要,本計畫擬應用ICT (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, ICT)資訊科技,加強中小學生於國際教育交流活動,期使教師及學生能運用資訊網路跨越地域之限制,活用所學以英語為溝通工具,跨越城市、國家與國外學生進行分享學習與交流,運用異國教師協同教學能力及擴展學生學習視野。
自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以來,強化國際視野與國際化教育即為重要的議題。美國、法國、日本、芬蘭與德國除了強調資訊基礎建設的普及之外,它們更注重在資訊基礎建設普及後的應用和功能的發揮。本活動經由國內外之線上交流,可幫助國際團隊主動瞭解臺灣,達成國民文化外交之目的。
專案目標
傳統教學受限於時空,學生皆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中採實體互動,網路普及後,教學型態有了很大的變革,資訊化教學的變革如下:
教學地域:封閉--> 開放 | 學習互動:實體 -->虛擬 | |
教學方式:單一--> 多元 | 學習自主:被動-->主動 | |
學習型態:競爭--> 合作 | 學習來源:教室-->網路 | |
教材呈現:靜態 --> 動態 | 學習區域:區域-->國際 | |
教材內容:穩定--> 變化 | 學習者:個人-->團隊 |
基於上述資訊化教學的變革,本計畫主要目的在促進ICT應用於教學,採開放性及創意專題之導向教學方法,應用數位科技於學生跨國的互動學習,其目的說明如下:
(一)、蒐集、分析與分享歐美、紐澳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地區國家之國際交流政策、模式、成果與經驗,來做 為國內學校國際交流之推動參考。
(二)、應用數位網路之溝通互動之便捷特性,推動數位語文交流教學模式。
(三)、甄選學校資訊教育與國際交流團隊,規畫與執行國際交流、國內外雙邊學校線上交流工作坊,以確保國際交流與資訊融入教學理念之貫徹。
(四)、以學校之資訊教育與國際交流成果,促進ICT融入教學特色模式之建立,並將國內學校師生帶進國際舞台,增進師生之文化理解及國際視野。
(五)、透過國際交流與網路平台之建置,促成國際教師社群之建立,並提高分享效益及合作可能。